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部分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稿件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布时间:2015-01-31 10:23:25

  

  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下午7:30时举行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部分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邀请到白银市市长汪海洲、天水市市长杨维俊、陇南市市长陈青分别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马森: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我省部分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们邀请到白银市市长汪海洲先生、天水市市长杨维俊先生、陇南市市长陈青女士,分别向大家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汪海洲先生介绍情况。

  2015年1月29日19:37:23

  汪海洲: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努力克服工业主导产品价格下跌、企业效益下滑和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等实际困难,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97.58亿元,同比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161.0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428.44亿元,增长21.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7.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35亿元,增长12.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2.8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5777.4元,增长12.4%,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亮点、新变化、新活力。

  一是在农业发展上,我们致力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着力做大做强瓜菜、草畜、林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富民多元产业,突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营组织,粮食总产量达到82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514家,居全省首位;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3.5万亩;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4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实施了“万吨农产品进北京”工程,与北京物美、华联、京客隆、华润万家等超市集团建立了供销关系,我市成为北京冬季蔬菜供应储备直供基地。

  二是在工业发展上,我们致力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不断延伸“3+4”产业链条(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能源和先进高载能3个千亿元循环经济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建材陶瓷、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4个百亿元产业),全市煤炭、有色、电力、化工四大行业完成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12.3%。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稀土公司进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首批骨干企业,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2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1个百分点。

  2015年1月29日19:40:45

  汪海洲:三是在项目带动上,我们致力于加大项目投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全市在建项目85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03个,比上年增加313个;招商引资在建项目418个,累计到位资金360亿元,增长31%。160个市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7.78亿元。亚行一期项目主体工程、沿黄快速通道白银至水川连接线等21个项目建成运营。双永供水主干工程完工试通水,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水厂主体完成,亚行二期12.3亿元贷款项目完成谈判;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兰州至白银客运专线方案基本确定。

  四是在结构调整上,我们致力于提升三产水平,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实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加快推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统筹开发景区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24.05%;旅游收入32.93亿元,增长24.6%;创新“三权”抵押方式,发展普惠金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8.93亿元,增长14.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62:54.73:33.65调整为11.48:50.45:38.07,三产上升4.42个百分点。积极推进工商登记注册制度改革,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和市场主体“年报制”,加快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全年新发展非公市场主体14647户,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210亿元,增长22.02%,占GDP比重46.4%。

  2015年1月29日19:42:53

  汪海洲:五是在促进改革上,我们致力于推动简政放权,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活力得到不断释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改革要求,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县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医药卫生、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等改革措施,为稳增长、调结构增添了动力。编制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建立了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取消下放审批项目165个,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5项。加快科技创新,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晋升为国家级孵化器,一期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园、二期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建成12.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100家,拥有专利149件;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获科技部批准,白银高新区在全省35家工业园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前三;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3件。

  六是在改善民生上,我们致力于办好惠民实事,加强社会治理,社会大局呈现和谐稳定局面。在财政减收压力大的情况下,全年投入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资金85.9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02%。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77亿元,减少贫困人口7万人,贫困面由27.6%下降到22.8%。认真落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补贴、低保等政策,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9万人。连续7年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农村五保供养、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七是在夯实基础上,我们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加速推进城镇建设,开工建设市区8条道路,改造失管小区8个,绿化覆盖率达到32.85%,成功争创为“省级园林城市”;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030公里,完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10个,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4.9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现场会、中国甘肃循环经济国际博览会在白银召开,“资源能源循环利用、重点行业循环先行、产业发展协同共生、政府引导多元推动”的循环经济白银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加强环境整治,建成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4个,建成工程减排项目15个,完成各类造林32.28万亩,淘汰落后产能353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69吨标煤,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

  今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依法治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白银段为平台,以“3+4”产业集群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工程,继续开展扶贫攻坚,集中精力推进产业升级、交通提速、园区提质、民生升温四大任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5年1月29日19:47:31

  主持人    马森:下面,请杨维俊先生介绍情况。

  2015年1月29日19:47:36

  杨维俊: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项目建设成果丰硕,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约束性指标均低于控制目标。

  我们坚持稳增长,促发展,赶超进位取得明显效果。始终把稳中求进、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逆势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496.89亿元,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90.6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193.0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213.22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537.76亿元,增长2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29亿元,增长12.7%。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0.18亿元,增长15.75%,其中公共财政收入31.83亿元,增长15.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5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4982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16亿元,增长10.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的位次均有前移,有些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2015年1月29日19:49:56

  杨维俊:我们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农业上,围绕打造“果品、蔬菜、畜牧、劳务”4大百亿元主导产业,加快8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施科技增粮、优质梯田、林业生态、土地流转、安全饮水等10个“百万工程”,扶持壮大“100强龙头企业”,加快3条城乡一体化示范长廊建设,持续抓好100个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四大主导产业收益占农民收入比重达80%以上。工业上,坚持集群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工程,围绕“培育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上50亿元的产业化企业、10户以上上10亿元的骨干企业、50户以上上亿元的成长性企业,逐步形成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六大产业集群’,打造年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阶段性目标,去年重点实施了华天、星火、长城电工三大产业园和卷烟厂易地技改等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3个,完成投资102.5亿元。积极推进开发区扩区增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华天科技、长开公司、岐黄药业、电传所公司列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甘肃名牌产品10个,新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第三产业上,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6”工程,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为统揽,加快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3大园区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服务基础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提升等6大工程,重点实施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促进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4.83%,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8.02%和28.2%。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甘谷浙江商贸城一期建成运营,天水商贸城、天水会展中心、秦安西部小商品城、国家级武山蔬菜批发市场等项目加快建设。

  我们坚持抓项目,增投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3341”项目工程,向上争取项目3901项,落实资金65.48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60项,落实资金312.78亿元。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天(水)平(凉)铁路、十(堰)天(水)高速天水段建设进度加快,引洮城区供水工程启动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完成选址批复,我市自行融资建设的麦积至甘谷二级公路、国道310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天(水)平(凉)高速公路、天水至武都铁路、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逐步推进。着力构建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骨架,组织实施城建项目284个,完成投资70.13亿元,成纪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秦州新城、三阳川新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展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重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一县十镇二十村”新型城镇化试点,全市城镇化率达34.06%。

  2015年1月29日19:54:43

  杨维俊:我们坚持惠民生,促和谐,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去年民生支出164.0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49%。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改造校舍41.26万平方米,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项目等有序推进,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即将完工。麦积山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创编的《大秦文公》、《轩辕大帝》分别获第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剧目特别奖”。省列10项23件、市列13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减少贫困人口27万。新建农村公路2200公里,解决了35.16万农村人口和5.53万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6606套,建成5257套,3934户群众入住保障房,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28万户。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7.6%,新农合参合率97.8%。

201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和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全力推动大发展,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主动的担当、更加有效的作为,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全市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有新的提升,让天水的经济社会事